工作要闻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要闻 >

传承历史记忆 坚定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8-05-23 11:59:38


编者按:
    坚定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科学论断,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现刊发局(馆)长许桂清的文章,阐明宣传发展档案事业要坚持文化自信,宣传档案工作要坚持文化自信,档案人在工作中更要坚持文化自信!

    传承历史记忆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期文化自信来源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来源于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来源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历史记忆的传承。
    档案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卷卷史料如涓涓细流与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一路相随,其保管、整理、挖掘、研究和展示,在传承历史记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发挥档案传承历史记忆的积极作用,成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回首过往  不畏浮云遮望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文化发展理念。在这些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传承历史记忆的相关工程蓬勃发展。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历史记忆的延续、挖掘、传承等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正如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样,历史记忆的挖掘工作本身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性。档案史料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之一,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深入挖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当下的挖掘研究多是停留在通过对历史片段的研究、解读,来进一步整合为历史记忆的层面,这就出现了挖掘不彻底、不全面等问题。此外,承担历史记忆挖掘研究的主体,由于立场、知识结构、经验乃至情绪的差异变化,文字、影像、口述史等不同载体表现形式的选择,都对档案史料挖掘的平衡性充分性造成影响,使历史记忆的复原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历史事实,影响历史文化的传承。
    历史记忆的挖掘指向存在差异性。一种倾向是在尊重历史记忆真实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在历史记忆中搜寻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和价值资源,通过对史实的梳理与还原,将历史中的典范事例和人物再度激活,并以各种方式引入当下的公共生活之中来塑造先进性的价值观,以此来砥砺自我和回答各种时代课题。另一种倾向是将一些历史记忆、历史人物给予过度的虚化、美化或丑化,通过文学创作和影视表演等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裁剪历史以迎合回忆者的价值偏好、虚化历史以迎合受众者接受习惯等偏差,诸多抗日雷剧的产生正源于此。
    历史记忆的传承,应该在遵循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在现有的社会文化资源背景下完成对过去记忆的重构,呈现出一种严肃、多元而真实的面貌。通过历史记忆的挖掘,应当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流变,体现出一个民族根基性情感联系的记忆,体现出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在客观真实地挖掘、研究历史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观念,才能强化国家、民族、人民对自身根基历史的记忆,从而使民族共同体的自我建构矗立在坚实的地平线之上,实现历史记忆与优秀文化的传承。

    立足当下  直挂云帆济沧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将不断发展,意味着全国各族人民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意味着中国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意味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完美实现。
    档案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延续性和不可替代性。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过程,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珍贵记录,未来必将是价值丰富的历史记忆,是见证新时代伟业最为真实的档案史料。作为档案工作者,广泛收集新时代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档案收集工作要突出前瞻性、广泛性、时代性。在收集范围上,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对档案工作的深刻影响,加强对新兴行业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收集内容上,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民生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把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筑牢加固,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方式,真正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档案工作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展望未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

    近年来,随着档案部门公共服务能力的拓展,挖掘档案资源,传承历史记忆的功能愈显突出。在传承历史记忆的多视角、多载体、多途径中,档案发挥了最为基础的作用。档案部门大多采用举办展览、开发档案编研产品的方式来形塑历史记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人民群众文化层面的需求更加突出,档案工作者传承历史记忆的任务更为艰巨。档案工作作为传承历史记忆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基于自身的特点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有所突破。
    精准再现党史,传承党建记忆。档案文字记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记录着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之路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伟大历程,其中天然蕴含着党建文化的历史基因。中国革命先驱者们在伟大革命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集中展现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发党建档案资源,配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档案部门今后工作的重点。档案工作者应以更强的使命意识与更高的行动智慧,通过对档案资源的挖掘、内容的筛选、精华的萃取,使档案文化阵地成为党员干部汲取精神动力的源泉,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新课堂,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悉心守护记忆,保护历史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档案在人类记忆体系中拥有跨越时空薪火相传的特殊功能,是人类记忆的丰厚载体。对于档案的保护,一定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典守珍护,永无止境。档案部门应继续推进珍贵档案遗产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国档案历史文献遗产工程”咨询推荐制度,着力增加珍贵档案纳入名录保护体系的数量。应继续推进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以筹建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为契机,延续历史文脉,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历程经由珍贵的档案典籍世代传承。
    深入挖掘记忆,巩固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档案部门要继续秉承“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原则,以“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深入挖掘、开发馆藏档案资源,陆续推进档案文化进校园、经典档案诵读工程,利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辽宁地域文化魅力,增强社会公众及在校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辽宁的实践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重视抗战史研究,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档案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指示,集中力量深入挖掘、整理、开发抗日武装斗争的档案史料,系统梳理日本侵略东北罪证档案,力争成为研究日本侵华历史、展示中国人民抗战历程、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助力价值观建设,传播中国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档案部门应把握其核心要义,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挖掘档案潜在的社会教育价值,切实找准档案工作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加强同文化、教育、宣传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格局。
    聚焦模式创新,打造新时代文化产品。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记忆的传播手段、呈现模式亟待创新发展,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宣传体系,打造具有凝聚力的新时代文化产品。突出中国元素,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表述。立于讲好中国故事,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奇故事向中国和世界讲述,传播人类发展的巨大正能量。体现时代元素,不断增强时代感,汇成充满时代气息的传承。新时代下,要积极利用智慧云平台、数字创新等科技手段,借助现代传媒、移动终端实现历史记忆传承的便捷化。强化大众元素,历史记忆传承的模式要聚焦人民大众,注重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兴趣爱好、接受习惯与精神世界,把传承手段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力求开发出精炼生动、通俗易懂的档案文化产品,增强传承模式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力争让档案从库房走入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使我们的研究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谋划档案工作的总体使命、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我们将以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和甘于奉献的兰台情怀,在本职工作中检验学习贯彻效果,展现担当作为,为实现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践中贡献档案人的力量。

上一篇:省档案局审批窗口参加省政务服务中心 学习十九大精神知识竞答比赛获三等奖
下一篇:新时代辽宁精神档案图片展览荣膺“优秀组织奖”和“最佳展示奖”

版权所有:《兰台世界》杂志社  辽ICP备05003618号
杂志社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  邮编110006